首 页 学会简介 业界动态 学术论坛 会议文集 下载专区 会员天地 联系我们
第九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第一轮通知
专委会简讯2012年第1期
专委会简讯2012年第2期
2011年京津委员新年座谈会通知
中国水科院水力学研究所
中国水利学会水力学专委会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工水力学专委会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工业冷却塔专委会
IAHR中国分会
中国水利部
中国科技部
您现在前的位置: 首页 >> 水工水力学专委会 >> 业界动态
如何客观地评判“水电开发”
——与梁正武同志商榷
发布时间: 2008-05-12 来源: 作者: 访问次数:
字体:


水博


    看到新浪博客上梁正武的文章《客观评判“水电开发”》让人很是疑惑。从文章来看,梁正武的说法绝对无懈可击。但是,如果结合最近我们与《南方周末》关于水电开发争论的实际来看,该文章的作用可就大不一样了。

    例如梁文说“媒体对水电开发产生质疑本身没有错,关于水电开发引发的争辩本身也没有错,它不仅激发人们对水电开发的关注,且能激发更多层面关于水电开发的思考,”

    如果不涉及我们与《南方周末》的争论,我非常赞同梁文的这种说法,但是,这里梁正武先生混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南方周末》的文章决不是在质疑水电,而是在造谣、诬蔑水电。所以,由其引发的争辩,决不会像梁所说的“不但不会对水电开发“妖魔化”,反倒更有利于水电项目的科学开发与健康发展”。客观的说,对于造谣宣传的结果只有两种可能,通过揭露谣言使广大群众明白真相,让谣言破产。另一种可能就是谣言得不到甄别,公众一头雾水,水电开发被误导,公众加入反对水电开发的行列。最后让那些造谣反坝人士可以如愿以偿的达到造谣宣传的目的,躲在暗地里,看笑话、偷着乐。

    梁文说“在水电项目开发与建设过程中,要敢于接受媒体的监督,允许舆论发出“反对”的声音,还要善于把“真相”公诸于众。无论是“坚持”,还是“反对”,其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促进事物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殊途同归”。

    梁先生的这种说法,过于武断。您如何保证“无论是“坚持”,还是“反对”,其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促进事物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殊途同归”呢?如果真是这样,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恐怖分子、就没有破坏国家发展的反华势力了。先生要搞清楚一个道理,世界上的争论并不都是目标一致的情况下的观点和方法的争论。对于反对水电开发的声音,前提是要搞清楚反对的声音是什么?如果是观点上的争论,确实应该像先生说的一样。真理越辩越明吗!但是,如果是一些别有用心的恶意的造谣、诬蔑,我们如果还要认为应该感谢有人出来造谣、诬蔑。那就难免让人认为我们的脑子可能出了毛病。总之,对水电开发到底是不同观点的质疑,还是有意的造谣诬蔑。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决不能含糊其辞。

    梁文说“《南方周末》的一篇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再次诱发众媒体之于水电开发“是非”论的争辩。媒体之间自成“正反”双方,“用我的矛攻你的盾,用我的盾挡你的矛”,观点鲜明,针锋相对,“反方”如《南方周末》者大势渲染水电开发的弊端,“正方”则浓墨重彩水电开发的利好。双方“掐”得难舍难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孰是孰非,僵持不下……”

    我觉得先生的文章,根本没有看到我们与《南方周末》争论的实质。事实上,我们根本就不是在与《南方周末》争论水电开发利弊,更谈不上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孰是孰非,僵持不下……”。我们与《南方周末》的争论,分明是关于事实的争论,是造谣与辟谣的争论。在这一案上,我们的先生千万不要犯糊涂。

    梁文说“综观双方的“观点”,虽然“有理有据”,由于立场不同,却忽视了事物发展规律——客观。无论是相对论,还是辩证唯物主义原理,都道出同样一个理儿:凡事没有绝对,包括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如同一枚硬币,具有“双面性”。”。

    梁先生各打五十大板的评论看似非常的客观、公正,其实是非常的糊涂、可笑。相对论、辩证唯物主义决不是提倡诡辩论。世界上没有绝对真理“凡事没有绝对,包括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决不能说世界上就没有真理、没有对错。特别是对于一个简单的事实判断问题,答案是真是假、是对是错,一定应该是非常明确的。听到先生的高明观点,《南方周末》的造谣记者一定是非常高兴,自己刚刚造完谣,正发愁怎么下台阶呢。恰好先生出来说造谣的和辟谣的都是一样,就如同一枚硬币,都具有“双面性”。言外之意就是要告诉《南方周末》的记者,你以后还可以放心大胆的接着造谣。同时告诉我们辟谣的人,以后最好不要辟什么谣。按照我梁某人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相对论”辟谣的和造谣的效果都是一样的。

    如果梁正武先生,至今还看不出来《南方周末》是怎么造谣的,我们就更清楚的把事情说明白:例如,《南方周末》的记者在《西南水电大跃进:相当于八个三峡工程筹建》这篇文章中说“相比于2003年引起全国关注的“跑马圈水”运动,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发现,现在的西南水电开发布局已经基本完成。”完全就是一种恶意的造谣。

    目前长江上游所有的水电开发布局是早在几十年前就由国家的专门机构做好了(见图一)。只不过那时候我们国家的经济能力有限,无法尽快的实施。所以,在上个世纪后半叶全世界都积极的大力开发水电的时候,我们和很多发展中国家一样掉了队。以至于我国至今的水电开发程度还是远远的落后于发达国家。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得到了极大地增强,我国的水电开发才真正的开展起来。特别是2002年国家的电力体制改革之后,国家改变了过去主要由政府投资开发水电的单一模式。把原来的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分解成为几个大型电力公司,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的水电开发。也只有从那时候起,我国的水电开发才真正的开始要追赶发达国家了。为了尽快完成几十年前就制定好的水电开发规划,偿还历史的欠账,国家出台了各种政策鼓励社会各界都来积极的响应国家的号召加速开发水电。

    针对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首先我们看看南方日报记者真的调查了吗?我觉得他根本就不可能做过任何真正的调查。否则这么一个极为简单明、确的事实,怎么还会调查出南辕北辙的错误结论?记者的所谓“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发现”最多不过也就是听到某个被采访人说过什么,其它客观的媒体都会实事求是地报道“据谁谁说的什么什么”。而南方周末记者不满足于这种客观的新闻报道方式,非要加上“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发现”来骗人。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个谎言的效果。如果《南方周末》客观的报道说只是听到“某个人说的什么什么”,大家完全会根据自己的思想,理性的判断这种说法的可信度有多高。但是如果说是《南方周末》记者“调查”的发现,那么一般的人都不会有太大的怀疑,除非有人能拿出证据揭露《南方周末》记者的谣言。我给出的照片(图一)就是证据。那本书上印着印刷的出版的年代,书中已经列明了规划好长江上游的所有的水电站。所以,我有确凿的证据说明《南方周末》的记者是在故意造谣。

    此外,我们再来分析《南方周末》的记者用“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发现”的谣言来帮助传播他所希望传播的谎言又有什么用处呢?它完全可以起到否认目前我国长江上游的水电开发规划布局,是国家根据发展需要在几十年前就做好了;否认水电开发是国家开发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否认目前国家正在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加速水电开发是在偿还历史的旧账,是我们赶上发达国家所必须要作的现实。而且很容的让人相信;目前长江上游的水电开发,是各大电力公司为了逐利“跑马圈水”而不惜破坏生态环境的结果。完全可以起到在国家电力开发企业和公众之间挑拨离间的作用,增加公众对西南水电开发的反感,制造公众反对水电开发的情绪,从而达到破坏国家水电开发政策和进程的阴险目的。不揭露这些谣言,公众就难免上当受骗。

    此外,该文章中还有很多类似的造谣宣传、误导公众的问题。我这里就不一一指出了。

    再看另一篇文章中还是《南方周末》的这位记者,批评我国西南水电开发是“大跃进”,而且是比大跃进砍伐森林更严重的生态灾难。他引用某个专家的说法认为“现有的长江流域管理规划无法约束各大水电公司的行为,是西南水电大跃进的根本原因,而新规划在2009年才会修订完毕”。他们依据就是该专家曾说现有的长江流域规划是不完全、不合理的,而“真正的流域管理规划,包括防洪、供水、灌溉、发电、航运、生态等多样性功能”。这又是一种造谣的说法。事实上,现行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报告》是1993年在1988年版本上修订的,其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原来规划中重要性紧排在防洪之后的水力发电的位置已经从第二位降到了第四位,水资源的作用显著上升。并且国家还通过开展专门的《长江上游地区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总体战略研究》,增加了“水资源保护与环境影响评价”等章节和内容。很显然,现行长江流域规划的最大特点,就是加大了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保护力度。这分明已经就是一份已经“包括防洪、供水、灌溉、发电、航运、生态等多样性功能”的规划。尽管,当年的认识水平和标准与我们今天发展了的社会可能还会有一定的不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规划的修订也是极为正常的。在这里我们给出的证据也是十分清晰的(图二),这本当年长江规划制定过程中有关部门进行《长江上游地区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总体战略研究》的厚达890页的研究报告汇编。上面也有确定的报告成文时间。完全可以证明该研究报告是在1993年长江规划修订完成之前完成的。

    那么《南方周末》记者制造这种污蔑现行的长江流域规划的谣言有什么用处呢?紧接着该媒体的文章就说“西南水电现在疯狂上马,是因为国内正在使用的旧长江流域管理规划无法约束水电公司的行为,而新的长江流域管理规划将在一年后才能完成。在此之前,长江上游如此巨大的水电开发规模将给长江上游各个地区的环境和居民的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可见,就这样一个建立在谣言基础上的对长江规划的不实表述,就成为理直气壮的攻击和污蔑按照国家的现行规划有序开展的水电开发的理由。

    此后,文章还恶毒的造谣诬蔑说“正因如此,水电公司拼命在流域综合管理规划完成之前,按照上个世纪90年代长江水利委员会的规划设计,上马水电站”。这种谣言的目的,无非还是要告诉公众目前的西南水电开发速度加快,不是国家的安排和需要,而是电力公司为逃避将要出台的新长江流域规划的约束的一种迫不及待的、疯狂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这完全还可以起到挑拨公众对目前水电开发反感情绪的欺骗作用。

    此外,在这此谣言的基础上,《南方周末》的记者更是肆无忌惮的污蔑我国的正常的水电开发,甚至使用“隐患无穷----如今,屡试不爽的超前赛跑已经让水电公司肆无忌惮。”的文章小标题公然的造谣、污蔑我国的水电开发,公开的挑拨公众对我国水电开发的对立情绪。

    针对我国水资源的紧张现状,本来大型水电站的重要调蓄作用就是要把洪水期的洪水留下来,在减小洪涝灾害的同时增加水资源的总量,可是《南方周末》的文章则公开的造谣说什么“随着各大水电集团在长江上游建设一个又一个破纪录的水电站,一个潜在的危机是,建设的电站很可能面临水资源紧缺或者无水的境地。”。《南方周末》的记者在制造这种谣言的时候,甚至都已经利令智昏到了自相矛盾的地步。如果各大电力公司不是按照国家的规划和指令加速开发水电,而真是自己“跑马圈水”的为了多赚钱,那么有谁还非要在一个可能无水的地方修水电站呢?难道所有的投资水电的投资方和众多技术专家竟然会比一个小报记者还糊涂?有这种可能性吗?

    《南方周末》的文章说“翁立达以黄河为例解释,黄河最多的年均来水量在五百多亿立方米,但是近年急剧减少到三百多亿立方米,而目前已经建成的水库库容已达六百多亿立方米,“全部装进去都装不满”。长江也可能面临这种情况。翁立达清楚记得,2006年长江三峡蓄水蓄了一个多月,这出于很多人的意料。如果按照原有的规划长江上游的水电站全部建设起来,那么在9月、10月之时,长江三峡基本蓄不满水。加之,目前长江上游的水电开发都是不同的法人主体,利益冲突严重,“到时肯定要抢水””

    这种对水电站污蔑性解释的方法对公众特别有欺骗性。因为,从来没有人要求大型水电建成之后,一定要一次性的蓄满水。例如,我国黄河的水资源比较紧张,黄河上的龙羊峡水电站,建成20多年了,至今还没有蓄水到过最高水位。美国科罗拉多河上的水电站具备了年径流量的4倍。按照文章的这种解释的逻辑,科罗拉多河的水电站一旦蓄水,美国那些地方还不得是4年河流里都没有水了吗?

    所谓抢水的说法更是十分的荒谬、可笑。我们想象不出来下游电站怎么才能与上游电站去抢水?难道谁能有本事让河水跳过上游水电站飞到下游?再说,即便是上游电站把水截住了,它也不过为了发电。而只要它发电,它就必然要把水放下来。这分明是帮助下游电站多蓄水的大好事,能叫作抢水吗?对于如此明显违反逻辑的挑拨离间言论,《南方周末》的记者难道丝毫都看不出来吗?

《南方周末》文章中类似的造谣和诬蔑宣传还有很多,这里我就不一一分析了。

    此外,先生所说的“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西南的水能资源丰富,利用好了是福,利用不好是祸。开发水电项目,必须始终坚持“科学论证、系统规划、妥善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移民安置”的理智原则,应综合权衡,不能利欲熏心,不能盲目乱建,也不能一哄而上,否则,不仅不能实现“功在当今,利在后代”的宏愿,还将成为“历史的罪人”。”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请先生务必要搞清楚:我们保证水电开发“科学论证、系统规划”,防止“利欲熏心,盲目乱建,一哄而上”的方式是我们国家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政府监管和群众监督,而绝不能寄希望于有一伙别有用心的人出来造谣诬蔑水电开发。这种公开的造谣诬蔑水电的宣传,无论是对于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公众、还是我们的生态环境,绝对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应该说,先生的整篇文章也并非都没有道理,有很多地方文章说的还是很精彩的。例如这一段内就说得非常好:“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水电开发涉及技术性、专业性、科学性方方面面的问题,媒体在对其产生质疑时,不能“主观臆断”,也不能聆听“片面之词”,应该多听听来自从事水电研究与开发的专家层面的声音。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媒体看问题必须一分为二,不能一味追求“轰动效应”,而丧失新闻的“生命力”。此时此刻,各路专家更应该主动站出来,对“媒体的质疑”作出付责任的回应,以正视听。电力行业媒体也应站出来,理直气壮面对“其它媒体的质疑”。真理越辨越明,各自站在客观、理智的立场上,利弊自会见分晓,问题自会水落石出。”

    我想这也就是很多人赞同先生文章的重要原因。不过,我们之所以还非要跟先生的文章较真,恰恰是因为,先生的文章才真正代表着很多正常人的看法。而只有让正常人都明白了《南方周末》造谣宣传的本质和危害性,我们才能真正起到辟谣的作用。否则,很多人都会认为我们对《南方周末》造谣宣传的揭露,不过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孰是孰非,僵持不下……”的笔墨官司。

    梁先生也许会认为,我们对小报记者的这种揭露是小题大做。其实不然,舆论宣传的社会作用非常重要。在这方面,我们也不是没有教训的。关于怒江水电的开发,就是因为我们没有人及时地站出来肃清谣言,所以,给公众造成严重的错觉,以至于怒江水电目前还被一些伪环保的谣言所耽误、搁置。当那些怒江谣言的始作俑者们至今还躲在暗地里,看笑话、偷着乐的时候,我们国家为此谣言付出的实际损失,已经超过2亿吨原煤。

    这次《南方周末》造谣诬蔑我国西南水电开发的手法与当年污蔑怒江水电开发的媒体如出一辙。他们在具体问题上造谣、诬蔑,挑拨离间之后,还要用一系列的动听名词抢占道德制高点。例如,《南方周末》的文章最后说“目前,和当年的三峡工程一样,各路专家对西南水电开发也存在较大的争议:支持的专家认为,在能源价格高涨,国家号召节能减排的情况下,进行大规模的水电开发,符合国家政策;反对的专家则认为,作为可再生能源的水电开发,应该尊崇适度、有序、科学、合理的原则,否则后患无穷。”

    显然,根据前面的各种分析,我们不难看到《南方周末》和反对水电的所谓专家分明是竭尽各种造谣、挑拨之能事的攻击、诬蔑我国的水电开发,这里居然变成了是“尊崇适度、有序、科学、合理的”的正义化身。而真正按照“适度、有序、科学、合理的原则”为了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幸福致力于我国开发水电的国家电力企业和我国的水电开发政策,却变成了不尊崇“适度、有序、科学、合理的原则”后患无穷的罪人。可见《南方周末》诬蔑宣传手段之无耻和恶毒。


附:原文
 

客观评判“水电开发”
 

梁正武


    内容提要:媒体对水电开发产生质疑本身没有错,关于水电开发引发的争辩本身也没有错,它不仅激发人们对水电开发的关注,且能激发更多层面关于水电开发的思考,不但不会对水电开发“妖魔化”,反倒更有利于水电项目的科学开发与健康发展。在水电项目开发与建设过程中,要敢于接受媒体的监督,允许舆论发出“反对”的声音,还要善于把“真相”公诸于众。无论是“坚持”,还是“反对”,其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促进事物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殊途同归。
 

    《南方周末》的一篇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再次诱发众媒体之于水电开发“是非”论的争辩。媒体之间自成“正反”双方,“用我的矛攻你的盾,用我的盾挡你的矛”,观点鲜明,针锋相对,“反方”如《南方周末》者大势渲染水电开发的弊端,“正方”则浓墨重彩水电开发的利好。双方“掐”得难舍难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孰是孰非,僵持不下……

    综观双方的“观点”,虽然“有理有据”,由于立场不同,却忽视了事物发展规律——客观。

无论是相对论,还是辩证唯物主义原理,都道出同样一个理儿:凡事没有绝对,包括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如同一枚硬币,具有“双面性”。开发水电,在发电、防洪、灌溉、航运等方面意义重大,将其直接定义为“破坏生态和气候的罪魁祸首”是不客观的,但将其定义为“对生态、气候完全没有影响”也是不客观的,“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因此,开发与不开发,必须充分权衡利弊,只要是利大于弊的事情,就值得去做。在做的过程中,还应做到扬长避短、驱利避害,使其产生最大的价值。

    事实上,加大对西南水电开发的力度是根据国情决定的。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电能,水能资源储量丰富,开发水电无疑是强大的电能支撑;另一方面,能源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压力日益加剧,而水电是不可多得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再则,西南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诸如水电开发类的“大项目”拉动。同时,各大水电项目是经过水电专家、环保专家、地质专家、气候专家反复论证过的,其可行性、科学性应该经得起推敲和质疑。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水电开发涉及技术性、专业性、科学性方方面面的问题,媒体在对其产生质疑时,不能“主观臆断”,也不能聆听“片面之词”,应该多听听来自从事水电研究与开发的专家层面的声音。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媒体看问题必须一分为二,不能一味追求“轰动效应”,而丧失新闻的“生命力”。此时此刻,各路专家更应该主动站出来,对“媒体的质疑”作出付责任的回应,以正视听。电力行业媒体也应站出来,理直气壮面对“其它媒体的质疑”。真理越辨越明,各自站在客观、理智的立场上,利弊自会见分晓,问题自会水落石出。

    媒体对水电开发产生质疑本身没有错,关于水电开发引发的争辩本身也没有错,它不仅激发人们对水电开发的关注,且能激发更多层面关于水电开发的思考,不但不会对水电开发“妖魔化”,反倒更有利于水电项目的科学开发与健康发展。在水电项目开发与建设过程中,要敢于接受媒体的监督,允许舆论发出“反对”的声音,还要善于把“真相”公诸于众。无论是“坚持”,还是“反对”,其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促进事物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殊途同归。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西南的水能资源丰富,利用好了是福,利用不好是祸。开发水电项目,必须始终坚持“科学论证、系统规划、妥善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移民安置”的理智原则,应综合权衡,不能利欲熏心,不能盲目乱建,也不能一哄而上,否则,不仅不能实现“功在当今,利在后代”的宏愿,还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笔者相信水电“是非”之争,终将在客观中居于平静。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首 页 | 学会简介 | 业界动态 | 学术论坛 | 会议文集 | 下载专区 | 会员天地 | 联系我们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工水力学专业委员会 100038 北京市复兴路甲1号
Email: yangf@iwhr.com Tel: 010-68781049 Fax: 010-68538685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4/12 14: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