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兴林,男,1930年生,吉林省东辽人,教授级高工。1954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1956年7月至今在中国水电科学研究院工作,教授级高工,硕士生导师。退休前(1967年-1993年)完成了许多工程模型试验和原型观测工作,并在水电站过渡过程和调压井小波动稳定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主要业绩有:(1)解决了塘沽海河挡潮闸多年的闸门振动问题,找出振源和提出防振措施;(2)提出调压井截面积可以小于托马临界稳定面积的论点(比克里夫钦科提出早7年),改写了调压井规范;(3)通过计算研究,为云南大潮山水电站提出经济实用的尾水阻抗式调压井,打破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在尾水洞设置阻抗式调压井不经济的错误论点;(4)成功地进行了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水力瞬变过程计算和试验以及对天生桥水电站差动式调压井破坏后提出采用阻抗式调压井的建议和计算研究;(5)首次提出升船机承船箱水力学问题和计算理论;(6)在国内首次提出调水工程最优等容量实时控制理论和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退休后(1993年63岁至今)主要进行水电站导流洞改建旋流泄洪洞的试验研究,实现了在大中型水电站应用旋流泄洪洞的目的。主要业绩有:(1)负责《八五》攻关项目,1995年2月为四川沙牌水电站,自主创新地研究出旋流竖井式泄洪洞,同年通过电力部鉴定,评为世界先进水平,2001年工程建成。(2)负责《九五》攻关项目以及后来国家电力公司的资助项目,结合金沙江溪洛渡大型水电站导流洞改建旋流竖井泄洪洞进行了试验研究;(3)2004年8月为黄河公伯峡水电站,自主创新地研究出竖井水平旋流泄洪洞,工程于2006年初建成。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建成并通过原型观测的大型旋流泄洪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