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胜,男,1931年出生,浙江丽水人,教授级高工。1955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水利专业,获学士学位。1955年~1971年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作,工程师;1971年~1978年在水利电力部12工程局勘测设计研究队从事勘测设计工作,工程师;1978年至今,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作,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结合工程需要参加和负责完成以下主要工作:
(1)高速水流脉动压力、空化空蚀、过流面平整度控制、大型衬砌和不衬砌隧洞的糙率系数和水流摩阻损失等专题的计算分析和与试验研究工作,在各阶段都针对性地解决了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并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研究成果,单独或与他人合作发表在各类刊物上;
(2)渤海湾石油钻井平台和密云水库土坝承受的风浪压力及波浪要素观测(文革期间这两项任务分别由国家计委及水电部军管会直接下达)、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泄洪及引水发电和导流洞的沿程阻力损失和糙率系数等重大观测,为工程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和累积了第一手资料,并多次获得全国科技大会表彰奖(未设国家科技进步奖之前)和部级科技进步奖,如新安江水电站厂房项溢流坝原型观测获1987年水电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3)文革期间还应浙江省军管会缴请参加了钱塘江抗洪抗涌潮及江道整治工作,本人建议从涌潮观测入手,取得基本资料后,提出了针对强潮河流的水下防护工程措施,采用以沉井为核心的沉井→丁坝→盘头→海塘联合防御体系,将海塘冶理与围垦工程紧密结合起来,并参与设计和率领民工把它付诸实践,取得成功后被迅速推广,社会与经济效益十分巨大,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4)1984年开始参与和负责三峡、小湾、向家坝等大型水电工程的泄洪消能布置和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工作。在每项工作中都有独特见解和创新,得到业主和设计部门赞赏,有的被部分采纳,有的被全部采纳,在优化工程布置、保证安全泄洪和节约工程投资等方面做出了贡献。高水头大流量泄洪消能研究获1997年水利电力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5)1999~2000年曾参与江河堤防水下防护工程研究,结合长江等堤线长、工程量大特点,提出了切实可行且经济的水下防护工程方案。
1991年获人事部颁发的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2年起亨受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