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科研成果专家介绍试 验 室学术论坛学会动态业界动态精神文明联系我们

最新进展 

水力学所王东胜当选2006年中国水科院科技英才

 

 

    为加快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选拔、表彰对我院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引导我院专业技术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将从今年开始,每两年一次对从事水利水电科学研究及其相关专业技术工作,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成果推广和科技普及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授予科技英才荣誉称号。
    根据《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技英才评选奖励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经院属各部门推荐、资格审查小组资格审查后,我院于2006年11月15日组织召开了“2006年中国水科院科技英才”评选会议。经过参选人员精彩的汇报和评选委员会的认真讨论、评选,我所城市河流室主任王东胜等5名同志,被评为2006年中国水科院科技英才。

 

2006年中国水科院科技英才王东胜博士

1、简  历

    姓 名:王东胜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66.10     党  派:民进会员
    单 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研究所
    学 历:博士     职 称:教授级高工    职 务: 研究室主任
    专 业:环境     研究方向:河流生态恢复

2、学习及工作经历
    1983.9-1987.7 长春地质学院水工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7.9-1990.7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科学系学习 获硕士学位
    1990.7-1993.9 国土部水文所 水化学 研究实习员
    1993.9-1995.12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科学系学习 获博士学位
    1995.12-1997.9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7.9-2005.8 中国水科院水环境所 环境影响评价/河流生态 任高工/教高,生态研究室主任
    2005.9-现在 中国水科院水力学所 城市河流/河流生态恢复 任教高,城市河流研究室主任

3、工作业绩及主要成就
    1997年任高级工程师,2004年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水利电力工程环境影响研究与评价工作。围绕专业领域,主持参与国家和部级科技攻关项目、大型水利电力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流域生态环境规划、行业发展战略等方面的研究工作40余项。近年来发表文章20余篇,参与5部著作的撰稿与编写,作为主要译者翻译著作一部。善于将学科热点与自己的学术专长紧密结合,促进了学科的生长,是流域生态保护、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环境影响评价等领域的优秀青年专家。
    在河流生态保护与恢复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首都圈水资源保障条件”研究中,应用系统分析理论和定量遥感技术,开展了区域生态安全研究,研究成果获2006年大禹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专题,应用生态水力学理论与栖息地模拟技术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对鱼类栖息地的影响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开展岸边缓冲带中污染物净化机制研究;参加水利部科技创新项目“生态水工学关键技术”;主持全球环境基金会海河流域水资源水环境综合管理中河道、湿地生态恢复战略研究,开展了从流域到河流尺度的流域生态恢复理论与技术研究。近年来积极探索城市化对河流生态的影响及其恢复技术,主持城市化对河流生态影响、郑州市城市生态水系规划研究工作,对如何协调城市河流洪水安全、生态保护、景观建设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开展了探索性的研究。代表性工作还包括国家十五重大专项“改善太湖流域区域水环境的引水调控技术”、岱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珠海水务现代化规划的水环境保护规划。
    在环境影响评价方面开展了大量的拓展性工作,特别是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环境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主持了我国第一个节水灌溉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同时也是我院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第一个评价项目。主持四川岷江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为协调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出了较好的解决方案,项目获得2002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咨询奖二等奖。积极推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工作,先后开展了“水电开发梯级电站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南水北调东线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等研究工作。与同事们共同努力,推动我院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在国内同行中取得领先地位,特别是大坝建设、灌溉、跨流域调水、河道整治等大型水利工程生态影响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代表性工作还有“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发展节水灌溉项目”、“四川岷江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西南成品油管道工程水土保持”、“淮河干流河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南水北调东线一期穿黄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黄河龙口水利枢纽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尼尔基水利枢纽灌区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
    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开展了地下水水环境预测技术研究工作,作为专题负责人主持国电公司重点科研项目“贮灰场灰水渗漏特性及防渗技术研究”,深入分析了灰水渗漏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为火电厂灰水渗漏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持,该项目研究成果获得2004年度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积极参加学科建设,在水利水电工程生态影响评价技术与方法方面将景观生态学方法、生态水文学理论应用到生态影响评价实践中,积极开展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在微观研究方面,以水陆交错带污染净化功能、栖息地的生态水力学研究为突破口,开展河流生态恢复与保护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在宏观研究方面,以流域(区域)生态环境规划研究为出发点,开展流域生态规划、区域环境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方法学方面,积极引进景观生态学方法应用于流域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协助院所领导争取到“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重要课题,这些工作的开展促进了流域生态研究工作的发展。
    2005年担任水力学所城市河流研究室主任以来,以城市河流生态恢复与景观建设为基点,积极开展水力学与生态学、环境学科的交叉研究,开展城市生态水系规划、河流生态恢复、河流景观规划等方面的工作,为河流生态恢复的水力学理论与技术发展奠定科研基础。加强生态学科与工程水力学的结合,开展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和栖息地生态水力学模拟、鱼道水力学、流域开发的累积影响等的研究,拓展生态水力学的学科发展。
    作为水利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技术专家参与大中型水利水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查工作,作为亚洲开发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参与水利水电的咨询工作

4、学术思想、研究团队建设、学科发展思路等

(1)追踪学科前缘,确立学科方向
    将传统的水文学、水力学与及河道沿变等学科与生态、环境科学交叉研究,促进流域生态的保护与修复,是目前学科研究的热点。美国陆军工程师团将河流生态修复作为重要的民用工程研究内容,在20余年前就将此作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将水力学作为重要的基础理论,并发表“河流修复的水力学设计”手册。IAHR经过六年的规划,在1996年成立生态水力学部(Ecohydraulics section ),旨在加强水利工程、水文学、生态学之间的学科交叉,到2007共举办了六次国际生态水力学会议。衣阿华大学2004年成立生态水力学研究中心,中心的目的之一在于了解和模拟物理过程、管理行动和生态响应之间的联系,促进河流的保护、修复和可持续管理。英国的南安普东大学也成立了生态水力学国际中心,旨在为国际科学家建立水力学与生态学之间的桥梁。可以说生态水力学和生态水文学研究是河流修复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环境基金会海河流域生态恢复战略研究中积极开展栖息地模拟、河道、湿地恢复技术的研究。

(2)围绕国家需求,推动学科发展
    未来20年是我国水电行业重要的机遇期,随着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技术与资金的瓶颈已然解决,而协调河流开发与生态保护是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将传统的水文学、水力学与生态科学相结合,开辟生态水力学的研究,既有现实的需求,也是学科的前缘。围绕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以水利工程的生态管理与调度出发,开展鱼道水力学水库的温度效应与分层取水、泄洪消能与过饱和气体的生物学效应等问题的研究,将会促进河流河流生态修复技术与生态水力学的发展。

(3) 寻找突破点,在实践中发展学科
    在研究中找到一个切入点,对于一个边缘学科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如何促进河流生态修复工作,进而促进生态水力学的发展,是我们最为迫切的任务。基于对城市化的进程对河流的胁迫作用越来越强和城市河流生态环境恶化与日益高涨的环境保护意识的矛盾的认识,以及城市河流生态恢复已提到日程的考虑,经过3年的准备,2005年成立城市河流研究室,确立以城市河流的生态修复为出发点,作为一个桥头堡,作为学科的发展的突破点。以河道景观建设、河道水力学模拟技术为支撑,以河道治理等项目为突破口,开展城市河流生态恢复的研究。进而研究生态恢复的理论与技术方法,促进水力学、水文学与生态、环境科学的学科交叉,完善生态水文学、生态水力学的学科体系。

(4)优化人才结构,促进学术梯队建设
    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学科建设相辅相成,优化专业人才结构,形成良好的学术梯队,对于一个交叉学科非常重要,在课题研究中努力提升研究人员的能力,提高大家责任感与荣誉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

5、科研及成才感悟
    我们有幸赶上了国家大发展的时期,良好的大环境为我们创造了发挥的空间与成才的土壤。个人的成长与学术集体的成长密切相关,个人只是其中的一分子,研究团队的集体成长与持续发展最为重要,作为一个青年科技工作者,日常的积累与自我完善提高也是做好科研工作必备的条件。成绩已成为过去,未来更需努力。

返回

   请联系我们 : mah@iwh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