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研究所网站,水力学研究所主要承担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火力发电工程、核电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中提出的水力学问题,以及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水利部、国家电力公司、三峡总公司等国内其它水电开发公司、核工业总公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有关问题的研究,为工程设计和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水力学研究所网站是由中国水科院水力学研究所、中国水利学会水力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水力发电学会水工水力学专业委员会共同建立的一个水力学专业学术交流的平台,网站立足水力学专业的根基,力争展现我国水力学专业研究领域的新理论、新动态及新水平,使之成为浓缩我国水力学专业学术研究和成果应用精华的窗口。由于本站新近建立,许多内容还需要补充,一些栏目也正在筹划之中。希望您经常光顾本网站并提出宝贵的意见,请您记住我们的联系地址:E-mail:mah@iwhr.com
学术论坛
电厂循环冷却水余热高效利用的关键问题 贺益英 赵懿珺
[2007.6.28.]
生态环境与热泵技术 贺益英
[2007.6.27.]
大水域火、核电厂群温排放的环境容量评估与修复 贺益英
[2007.6.26.]
温排水对水域生态的热影响及水域热环境容量修复 贺益英 赵懿珺
[2007.6.25.]
对圆明园防渗工程争论的再思考
刘树坤
[2005.8.18.]
冷静地对待圆明园的湖泊防渗工程
刘树坤
[2005.8.18.]
变电厂为城市低温热源 贺益英
[2004.12.2.]
浅谈美国退役坝的管理与我国水库大坝安全管理面对的新问题 郭 军
[2004.5.10.]
淮河流域未来情景
刘树坤 王兴勇
[2004.7.1.]
GIS技术在洪水风险管理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刘树坤
[2003.11.12.]
关注中国水城水问题:景观与生态渐唱主角
刘树坤
[2003.11.11.]
以流域为单位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刘树坤
[2003.9.2.]
中国水利现代化和新水利理论的形成
刘树坤
[2003.4.2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刘树坤做题为《水利建设中的景观和水文化》的学术报告
[2002.10.29.]
人工神经网络峰值识别理论及其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李鸿雁1 刘寒冰1 苑希民2 刘树坤2
[2002.9.11.]
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姜付仁 刘树坤 陆吉康
[2002.4.24.]
刘树坤访日报告(十九):流域水循环与大水利(访日报告终结篇)
[2002.2.19.]
刘树坤访日报告(十八):工程建设对水生昆虫的影响
[2002.1.24.]
刘树坤访日报告(十七):工程建设对河流鱼类的影响
[2002.1.24.]
刘树坤访日报告(十六):水力发电站建设中的生态修复
[2002.1.2.]
刘树坤访日报告(十五):大坝建设中的生态修复
[2001.12.24]
刘树坤访日报告(十四):河流整治与生态修复
[2001.12.17.]
刘树坤访日报告(十三):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
[2001.12.10.]
刘树坤访日报告(十二):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二)
[2001.12.4.]
刘树坤访日报告(十一):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一)
[2001.11.29.]
刘树坤访日报告(十):自然共生型流域圈与都市的再生
[2001.11.12.]
刘树坤访日报告(九):恢复流域健全的水循环系统
[2001.10.31.]
刘树坤访日报告(八):关于流域管理的思考
[2001.10.18.]
刘树坤访日报告(七):21世纪日本河流管理的三个重点方向
[2001.10.11.]
刘树坤访日报告(六):日本全国综合开发计划转向以流域为单位的开发
[2001.10.8.]
刘树坤访日报告(五):日本关于城市安全的研究十分活跃
[2001.9.21.]
刘树坤访日报告(四):日本歧阜大学的流域环境研究中心
[2001.9.9.]
刘树坤访日报告(三):日本洪水风险图制作现状
[2001.9.9.]
刘树坤访日报告(二):日本城市河道的景观建设和管理
[2001.9.5.]
刘树坤访日报告(一):日本的防灾志愿者网络
[2001.9.4.]
刘树坤访日报告开篇语
[2001.9.4.]
新世纪流域水利发展基本关系探讨
黄金池 刘树坤
[2001.8.16.]
在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发言
刘树坤
[2001.5.25.]
“
经济合理的生态用水量”的提出及计算模型——理论
陈兴茹
“经济合理的生态用水量”的提出及计算模型——应用
陈兴茹
论城市水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陈兴茹
浅论水文化
陈兴茹
浅谈城市水利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陈兴茹
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浅议
陈兴茹
中国典型水城基本内涵分析
陈兴茹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研究所
100038 北京市复兴路甲1号
E-mail :
mah@iwhr.com
Tel : 010-68781055 Fax : 010-68538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