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渊潭试验水电站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昆玉河之玉渊潭河段上,周边有钓鱼台国宾馆、军事博物馆、中央电视台、世纪坛等著名建筑和单位。其西北面毗邻风景秀丽的玉渊潭公园,是玉渊潭景区内的一座标志性建筑。蜿蜒清澈的昆玉河像一条涌动的彩带,玉渊潭试验水电站就像镶嵌在这条彩带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给昆玉河及玉渊潭公园增添了绚丽的光彩。
玉渊潭试验水电站始建于1956年,虽然其规模是一座小型水电站,但它在新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史上却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国唯一的一座科研试验水电站。也是建在北京市城八区内仅有的两座水电站之一(另一座为北海公园内的北京市“少年先锋队水电站”)。
玉渊潭试验水电站由水电站厂房、防洪堤等建筑组成,由水利电力部北京勘测设计院设计,为引水式电站。它利用昆玉河上跌水的落差发电及进行有关水电科学技术(电力、水利机械、水工)的科研试验和研究,设计落差为6.5米,引用流量24.5立方米/秒,装有两台650千瓦的竖轴式水轮发动机,另有一个试验备用机组机位,总装机容量为1300千瓦(1988年后拆除一台650千瓦机组更换安装一台125千瓦机组)。
玉渊潭试验水电站于1959年竣工并发电,隶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为水电站书写了“玉渊潭试验水电站”的题词。电站落成时,举行了隆重的竣工仪式,国家机关及北京市有关单位的领导、专家及各界代表出席了竣工仪式。时任水电部部长傅作义为水电站竣工剪彩,并宣布玉渊潭试验水电站建成发电,随即鞭炮锣鼓声齐鸣,在一片欢呼声中,电站的闸门徐徐提起,巨大的机器轰鸣声顿时响起,在强大的水流冲击下,水轮机的叶片高速飞转,产生的电能伴随着人们的喜悦心情传送到电网上,为水利水电科学研究和首都人民的生活、生产作出了贡献。
近五十年来,玉渊潭试验水电站作为一座科研试验水电站,为我国中小型水电站的规划设计施工做了大量科研试验工作,为我国水电科研事业发挥了巨大作用。它作为培训基地,为北京、湖南、河南、河北等省市、华北水电学院等大专院校培训过五批水电站管理人员。它作为科普基地,接待过多批参观者和实习的学生,为科学普及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玉渊潭试验水电站自1959年建成到1985年,年发电量在120万千瓦至150万千瓦之间。两台发电机组,共计发电3606万千瓦。玉渊潭试验水电站承担了中国水科院本身的电力负荷,其多余电能则投入北京市电力系统。电站前还建有水质监测点和一个生态植物试验区。玉渊潭试验水电站作为水利枢纽工程在北京市的防汛工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98年北京市在玉渊潭试验水电站南侧修建了一座船闸,经过船闸调节升降水位,船只可以通行,解决了因电站上下游落差大,不能通航的问题。春暖花开时,站在水电站的观景平台上向下游眺望,京密引水渠两岸的迤逦风光尽收眼底,河水碧波荡漾,游船穿梭漫游,汉白玉栏杆整齐地排列在河边,两岸桃红柳绿,游人如炽。每到傍晚,钓鱼台大酒店、玉渊潭公寓等楼宇灯火一片,建筑物与垂柳的倒影映入河中,使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2001年在玉渊潭试验水电站的东南侧,新建了一座通体红色的办公楼,它是中国水科院防洪减灾研究所、水环境研究所的办公地点,秀丽的红楼与端庄雄伟的试验水电站、船闸交相呼应,构成了玉渊潭畔一道崭新的靓丽景观。
1996年以后,因北京市的供水形势日趋紧张,玉渊潭试验水电站发电用水得不到保障,发电量已经很少,到2000年基本停产。玉渊潭试验水电站的实际情况和面临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各方面有识之士的关注,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祖煜、中国工程科学院院士王浩等专家、学者多次向上有关领导和主管部门反映情况,并于2006年提出:《关于将玉渊潭试验水电站建成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议》,其主要内容就是对玉渊潭试验水电站进行技术更新,利用玉渊潭试验水电站这一科普阵地,向青少年乃至全社会宣传珍惜水资源,用好水资源的意义和相应的水利水电科学知识,造就一批为我国的水利事业献身的接班人。该建议得到了有关领导和主管部门的极大重视。随着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开工,中线工程将向华北、北京地区调水90亿立米。这项工程的一个目的就是要改善华北地区的水生态环境,因而在调水计划中,也为北京留下了一定的生态用水,北京市的生活、生产用水情况将得到根本的改善,也为玉渊潭试验水电站的新生带来了锲机,我们相信已有近50年历史的玉渊潭试验水电站经过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一定会焕发出新的青春,为水利水电科研及科学普及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建在北京城区内的水电站————玉渊潭试验水电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