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水力学所和结构所党支部组织党员职工一行29人前往山西大寨参观学习,进行传统教育。
党员职工们首先来到大寨森林公园,参观了大寨展览馆,重温了大寨人艰苦创业的艰辛历程。大寨,地处太行山麓。解放前,这里穷山恶水,七沟八梁一面坡,自然环境极为恶劣,群众生活十分艰苦。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陈永贵、郭凤莲等为带头人的大寨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治山治水,他们凭着扁担、箩筐、锄头、铁镐,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建设了层层梯田,逐步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况。1952年大寨亩产仅237斤,1962年亩产增至774斤。1963年大寨遭受特大暴雨,180亩地颗粒无收,冲塌113孔窑洞,倒塌房屋77间,灾情十分严重,但大寨人没有气馁,他们不要国家救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仅用一年时间,就医治了这场毁灭性的灾害。大寨大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在改善社员生活的同时,向国家交售粮食175万斤,每户平均2000斤。在当时困难重重、粮食产量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大寨人的这种奉献精神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他们的先进事迹引起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与赞赏。为了激发全国人民发奋图强,加快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央提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大寨成为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从此大寨的名字在全国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大寨精神影响了几代中国人,先后曾有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全世界130个国家的各界友人前往参观。改革开放以来,大寨人顺应改革经济大潮,成立了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建工厂,办企业、搞旅游、创品牌,大寨村的集体总产值逐年增长,创造了骄人的成绩。
我们随后登上了虎头山,穿越了狼窝掌。如今的虎头山是大寨森林公园的主体,已退耕还林,山上松柏青青,花香四溢,漫山灿漫,宛如江南,有周总理纪念亭、郭沫若纪念碑、陈永贵墓、大寨水库等景点。狼窝掌是大寨改造的七条沟中最大最难治理的,历经三次治理,如今狼窝掌梯田已是大寨的粮仓,层层梯田庄稼葱绿,人造森林郁郁葱葱,处处果园硕果累累,梯田亩产已经逾千斤。
最后,我们参观了大寨村,现在大寨已经完成了从老典型向新典型的转变,成为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生活环境舒适,村民安居乐业的公园山村,是一个成熟的农业旅游区,集生态风景游、古迹文化游、民俗风情游为一体,大寨村已撩去它那层神秘的光环,更多地向世人展示出了山村本色,在奔小康的道路上走的实实在在。
在返回北京的路上,大家谈论最多的是大寨精神。对大寨精神的概括,周恩来总理的概括是最权威、也是最经典的。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大寨精神作了如下的概括:“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周恩来总理的概括有三个特点:一是抓住了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这个核心,二是抓住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个精髓,三是抓住了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这个亮点。半个世纪过去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探索的推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看周恩来总理对大寨精神的概括,仍然能够感受到其鲜活的生命力。大寨人追求理想的开拓精神、永不言败的苦干精神和甘于付出的奉献精神,永远是激励我们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竭精神动力。